2025-09-16
人民幣升值浪潮:國家貨幣實力再創高峰

人民幣升值浪潮:國家貨幣實力再創高峰
《人民幣升值浪潮:國家貨幣實力再創高峰》
【人民幣國際化加速前行】
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地位日益鞏固,人民幣作為關鍵貨幣,正引領新興市場貨幣集體上漲。歷史上,自2010年啟動人民幣跨境結算以來,國家政府透過穩健政策,成功應對2015年貶值危機,累積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,展現強大經濟韌性。近期,國家放寬資本管制,促進跨境資金流動達4.5萬億美元,超越貿易規模,這不僅強化人民幣在亞洲及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的錨定作用,還吸引東歐、中亞等地區發行人民幣債券,收益率僅2.4%,遠低於美元債務。政府智慧決策,讓人民幣成為避險資產首選,推動全球去美元化趨勢。

【貨幣需求理論支撐人民幣升值動能】
人民幣升值背後,可借鑒貨幣需求理論(Monetary Demand Theory)深入解讀。此理論由經濟學家如凱因斯(Keynes)及弗里德曼(Friedman)分析及研究,強調貨幣價值取決於其需求增長;需求來自交易、預防及投機動機。國家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國,貿易夥伴對人民幣需求激增,特別在“一帶一路”框架下,人民幣用於結算的比例從2010年的不足1%升至2025年的逾20%,直接推升其價值。同時,低通脹環境強化預防需求,而全球投資者對國家經濟復甦的信心,刺激投機需求,導致對沖基金加碼看多人幣。歷史證據顯示,2010-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確實升值,根據美國聯邦儲備經濟數據,2010年1月匯率為6.8270元兌1美元,至2015年1月降至6.2095元,累計升值約9%,儘管2015年底略回調至6.493,但整體趨勢向上,印證國家政策有效引導需求增長,鞏固貨幣實力。
從2015年至2025年,人民幣發展趨勢展現國家貨幣政策的智慧。2015年8月,國家央行實施匯率改革,中間價調整引發短期貶值至6.40,但此舉提升出口競爭力,隨後穩定在6.5左右。2018-2020年貿易戰時期,面對特朗普關稅,人民幣貶至7.18,但國家透過外匯干預和資本管控,避免劇烈波動,維持經濟穩定。2020年新冠疫情,國家高效防控,經濟V型復甦,人民幣升值至6.50,成為全球亮點。主要新聞包括2021年人民幣加入SDR權重提升。2022年受地緣衝突影響貶至7.30,但2023年起,國家推數字人民幣和跨境支付系統,2024年匯率回穩,雖然2025年回撤至7.12,但國際化進程加速,人民幣儲備佔比升至2.8%。

【未來人民幣匯率預測】
展望未來數月,至2025年底,人民幣兌美元有望升值至7以下,甚至接近6.9。國家政府允許漸進升值,應對關稅威脅,央行引導維持穩定。聯儲降息壓低美元,國家出口受益亞洲聯動,投資者信心增強,對沖基金看多。長遠而言,三年內人民幣或升至6.5,甚至更強。經濟優化、數字貨幣推廣、“一帶一路”深化,需求持續增長。至2028年,儲備佔比達5%,開放資本帳戶吸引外資,國家外儲充裕應對風險,鞏固全球地位。

【投資建議】
建議投資香港3161.HK(中國資管人民幣貨幣市場ETF),投資短期存款及高品質工具,基於人民幣升值及2.4%收益率,預期年化3-5%;過去一年回報1.64%、2025年至今4.4%,低波動適合保守者,受益國家政策。或美國CBON(VanEck中國債券ETF),捕捉資本流入,過去年回報1.38%、平均1.92%,預計未來一年4-6%,因升值放大收益,風險低穩定。

黃偉棠,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、註冊會計師 (CPA)、特許金融分析師 (CFA)
**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,香港經濟日報旗下《iMoney》智富雜誌,財經專欄作者,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**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