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0
日圓避險地位動搖:全球資產重塑

日圓避險地位動搖:全球資產重塑
《日圓避險地位動搖:全球資產重塑》
【政治風暴席捲日本:領導權易手引發市場震盪】
貨幣避險屬性深受政治影響。日本一年內迎來第二位首相:2025年10月4日,自民黨舉行黨魁選舉,前經濟安全大臣高市早苗以185票擊敗小泉進次郎(156票),成為黨內首位女性領袖,預計10月15日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。前任石破茂因自民黨在2024年眾院及2025年7月參院選舉連敗、喪失兩院多數,於9月7日辭職,創下該黨1955年以來最大危機。選戰中候選人迴避歷史爭議、同性婚姻與政治獻金醜聞,凸顯黨內分裂。高市作為安倍門生、柴契爾崇拜者,其鷹派對華立場與靖國神社參拜習慣恐加劇區域緊張,並延緩日銀升息,削弱日圓吸引力、加劇貶值壓力。投資者質疑傳統避險貨幣可靠性,轉尋更穩替代品,凸顯政治穩定對貨幣信譽至關重要。高市當選標誌自民黨右傾,試圖挽回極右選民,在高通脹、移民爭議與美日峰會前夕增添不確定性,日圓兌美元已跌破150,創八個月新低。

【避險資產轉移與替代品崛起:多元化防禦成趨勢】
投資者正從傳統貨幣轉向黃金、瑞郎與加密資產。黃金因法定貨幣信任下滑而走強;其流動性與保值優勢勝過瑞郎等低收益貨幣。比特幣雖波動高,卻提供多樣化選擇,尤其在機構採用下成為新興避險標的,反映對央行獨立性疑慮。日本政局動盪催化此轉移:高市傾向財政刺激,可能延長日圓低利率,強化其融資貨幣角色,卻削弱避險光環。資金湧入黃金ETF與白銀期貨以對沖地緣與通脹風險;瑞郎則因瑞士央行穩健政策,兌日圓屢創新高。此趨勢推動資產配置從單一貨幣依賴轉向多元組合,以應對不確定性。

【經濟理論剖析:套利交易與利率平價的雙刃劍】
「無拋補利率平價(UIP)」理論(Fama, 1984)指出匯率應彌補利差,但實證常見偏差,尤其在低利率環境。日圓作為融資貨幣,符合此預測:日銀寬鬆促使投資者借日圓投資高收益資產,推升套利交易(Carry Trade)。此策略在低波動期獲利豐厚,卻易受突發事件衝擊(Brunnermeier et al., 2008)。日本政局強化UIP偏差:高市主張財政擴張,或延後緊縮,維持日圓低息優勢,卻引發投機賣壓。Carry Trade復甦下,資金借日圓購入雷亞爾或澳元,但美日貿易談判或亞洲緊張可能觸發逆轉,如2024年7月日圓暴漲。理論警示投資者須計入政治溢價,謹慎操作。

【投資建議與展望:日圓短期規避,尋求穩健替代】
在日本央行寬鬆政策和高市早苗財政擴張預期下,日圓避險地位持續弱化,短期(1-3個月)至中期(3-12個月)USD/JPY匯率料升至155-160,買入日圓並非明智選擇,反宜觀望或做空以捕捉套利機會。此現象受利率平價偏差驅動,低利率環境促使投資者借日圓轉投高收益資產。瑞士法郎(CHF)因瑞士央行穩健政策,兌日圓屢創新高,適合中期持倉,預期回報率約7%。相較之下,日本股市展現韌性,企業改革與股東回饋提升吸引資金流入,預期日經指數2025年漲10-12%。美國市場的iShares 日本 ETF(EWJ)追蹤大型出口股,P/E僅12倍,漲幅潛力8%;WisdomTree 日本對沖股市 ETF(DXJ)則可對沖匯率風險,聚焦高股息股,預期年回報9%。這些ETF規避日圓弱勢,捕捉日本結構性成長,適合長期配置。

黃偉棠,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、註冊會計師 (CPA)、特許金融分析師 (CFA)
**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,香港經濟日報旗下《iMoney》智富雜誌,財經專欄作者,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**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