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5
美國財政部長利率建議之批判
《美國財政部長利率建議之批判》
【貝森特降息主張的學術謬誤】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金融節目上聲稱「任何模型」均顯示聯邦基金利率應下調150至175個基點,此言論極其幼稚,輕率抹煞複雜的利率模型,暴露其對貨幣政策的淺薄認知。泰勒規則(Taylor Rule)作為經典框架,由史丹福經濟學家泰勒提出,根據通脹缺口、產出缺口及自然利率等變數精細計算,當前核心通脹逾3%,模型明確建議加息,而非降至2.6%的低位。貝森特無視這一權威工具,甚至忽略曼昆調整版(Mankiw)顯示利率應大幅上調至更高水準,而過去70年歷史數據證明,高通脹期利率從未如此低落。他的提議宛如兒戲,完全忽略聯儲局內部嚴謹運作。該局僱用逾百位博士經濟學家及高級分析師,他們運用先進經濟學模型,整合海量數據包括就業報告、通脹預期、全球地緣事件與財政指標,經多輪模擬、壓力測試、不確定性評估及跨部門審議,方能形成政策建議,而貝森特卻以簡化臆斷一筆帶過,無視這些專家團隊的深度分析與長期經驗累積,顯示其缺乏對貨幣政策複雜性的基本理解。
【政治干預與經濟風險】
貝森特的降息呼聲若落實,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穩定。聯儲獨立性自1971年金本位終結後,已成全球經濟基石,特朗普施壓降息恐釀政治週期操控,類似英國戰後「停-走」效應(stop-go effect),選前刺激經濟,選後緊縮,導致長期增長乏力。更麻煩的是,特朗普正考慮私營機構候選人出任聯儲主席,此舉完全背離傳統方向——聯儲主席歷來以學術背景為主,如經濟學家出身,專注純粹經濟視角,而非受政治或商業議程影響;引入私企人士恐注入偏頗,破壞中立性,偏離整體經濟立場。據特朗普政府官員透露,貝森特表示將考慮約10至11位候選人取代鮑威爾,名單包括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里德、傑富瑞首席市場策略師澤沃斯、前聯儲理事、副主席等人。其中,多位來自私營機構,凸顯特朗普偏好商業導向而非學術純粹,此舉可能放大政治干預,削弱聯儲專業性。美國經濟本已面臨衰退壓力(2016年避過,2020年新冠外部因素不計,2022年因AI熱潮延後,2025年第一季因特朗普核武式政策引發市場動盪),企業因關稅政策裹足不前。關稅非武器,反傷國內消費與投資。貝森特建議無視理性預期理論(Rational Expectations Theory),恐引發資產泡沫與通脹惡性循環,2028年選舉前或迎嚴重衰退。
【對香港及全球市場的影響與貨幣投資建議】
美國降息將波及香港,因港元與美元掛鉤,香港金融管理局料跟隨調低利率,刺激低迷的本地經濟。房地產市場可因低息環境復甦,股市亦將受惠資金成本下降。貨幣投資上,推薦優先持有美元,因為美國經濟韌性強,即使面臨衰退壓力,其全球儲備貨幣地位提供避險價值,尤其在特朗普政策不確定下,美元仍具吸引力;適量轉向人民幣,受益於國家穩定的財政與貨幣政策,特別在關稅戰中展現韌性,避免單一貨幣風險,並考慮國家內需導向的長期增長潛力;港元宜觀望,雖與美元掛鉤帶來聯動優勢,但香港本地經濟長期低迷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波動,短期內不宜過度配置,建議監測聯儲主席更迭對匯率政策的潛在影響。
黃偉棠,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、註冊會計師 (CPA)、特許金融分析師 (CFA)
**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,香港經濟日報旗下《iMoney》智富雜誌,財經專欄作者,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**
【貝森特降息主張的學術謬誤】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金融節目上聲稱「任何模型」均顯示聯邦基金利率應下調150至175個基點,此言論極其幼稚,輕率抹煞複雜的利率模型,暴露其對貨幣政策的淺薄認知。泰勒規則(Taylor Rule)作為經典框架,由史丹福經濟學家泰勒提出,根據通脹缺口、產出缺口及自然利率等變數精細計算,當前核心通脹逾3%,模型明確建議加息,而非降至2.6%的低位。貝森特無視這一權威工具,甚至忽略曼昆調整版(Mankiw)顯示利率應大幅上調至更高水準,而過去70年歷史數據證明,高通脹期利率從未如此低落。他的提議宛如兒戲,完全忽略聯儲局內部嚴謹運作。該局僱用逾百位博士經濟學家及高級分析師,他們運用先進經濟學模型,整合海量數據包括就業報告、通脹預期、全球地緣事件與財政指標,經多輪模擬、壓力測試、不確定性評估及跨部門審議,方能形成政策建議,而貝森特卻以簡化臆斷一筆帶過,無視這些專家團隊的深度分析與長期經驗累積,顯示其缺乏對貨幣政策複雜性的基本理解。
【政治干預與經濟風險】
貝森特的降息呼聲若落實,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穩定。聯儲獨立性自1971年金本位終結後,已成全球經濟基石,特朗普施壓降息恐釀政治週期操控,類似英國戰後「停-走」效應(stop-go effect),選前刺激經濟,選後緊縮,導致長期增長乏力。更麻煩的是,特朗普正考慮私營機構候選人出任聯儲主席,此舉完全背離傳統方向——聯儲主席歷來以學術背景為主,如經濟學家出身,專注純粹經濟視角,而非受政治或商業議程影響;引入私企人士恐注入偏頗,破壞中立性,偏離整體經濟立場。據特朗普政府官員透露,貝森特表示將考慮約10至11位候選人取代鮑威爾,名單包括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里德、傑富瑞首席市場策略師澤沃斯、前聯儲理事、副主席等人。其中,多位來自私營機構,凸顯特朗普偏好商業導向而非學術純粹,此舉可能放大政治干預,削弱聯儲專業性。美國經濟本已面臨衰退壓力(2016年避過,2020年新冠外部因素不計,2022年因AI熱潮延後,2025年第一季因特朗普核武式政策引發市場動盪),企業因關稅政策裹足不前。關稅非武器,反傷國內消費與投資。貝森特建議無視理性預期理論(Rational Expectations Theory),恐引發資產泡沫與通脹惡性循環,2028年選舉前或迎嚴重衰退。
【對香港及全球市場的影響與貨幣投資建議】
美國降息將波及香港,因港元與美元掛鉤,香港金融管理局料跟隨調低利率,刺激低迷的本地經濟。房地產市場可因低息環境復甦,股市亦將受惠資金成本下降。貨幣投資上,推薦優先持有美元,因為美國經濟韌性強,即使面臨衰退壓力,其全球儲備貨幣地位提供避險價值,尤其在特朗普政策不確定下,美元仍具吸引力;適量轉向人民幣,受益於國家穩定的財政與貨幣政策,特別在關稅戰中展現韌性,避免單一貨幣風險,並考慮國家內需導向的長期增長潛力;港元宜觀望,雖與美元掛鉤帶來聯動優勢,但香港本地經濟長期低迷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波動,短期內不宜過度配置,建議監測聯儲主席更迭對匯率政策的潛在影響。
黃偉棠,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、註冊會計師 (CPA)、特許金融分析師 (CFA)
**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,香港經濟日報旗下《iMoney》智富雜誌,財經專欄作者,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**